【行业新闻】碰撞测试差别大 C-NCAP与C-IASI谁更靠谱?

车辆的安全性大家都很重视,谁都希望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安全的车。可如何选择更安全的车,每个人却有着不同的标准。如果您关注碰撞测试,一定会注意到前阵子国内两家评测机构火了起来。对于同一款热门车,中汽研C-NCAP和中保研C-IASI的测试结果大相径庭引发热议。他们的碰撞测试有何不同?为什么测试结果会有如此差异呢?

一、C-NCAP和C-IASI从何而来?

让我们先从这两个测试评价体系的身世说起。1978年,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(NHTSA)提出并组织建立了最早的NCAP体系。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,欧洲、日本、澳大利亚及韩国等也先后组建了自己的NCAP体系。我国的NCAP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于2006年7月25日正式提出,称为C-NCAP。无论美国公路安全管理局(NHTSA)还是我国的中汽研,都是由政府出资的检测机构,理论上应是专注科研、无欲无求的“清水衙门”(是不是或许要另说)。

但对于NCAP的评测结果,保险行业或许有些不服,毕竟保险公司希望人人买汽车保险,但又人人相安无事,这才能赚得盆满钵溢,因而也倾向于通过保费的调节,鼓励大家去买更安全的汽车。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(IIHS),就一直有独立于NCAP测试的一项碰撞测试,该测试不具有法规强制性,只用于制定保费时参考,保险公司为了少赔钱,往往制定得测试标准比NCAP更严苛。我国的保险行业也同理,于2015年成立了中保研,将美国的IIHS碰撞测试消化吸收,并借助位于重庆的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的测试力量,于2018年落地了中国版“IIHS”,这便是C-IASI的由来。

二、C-NCAP和C-IASI的测试项目有何差异?

C-NCAP从乘员保护、行人保护和主动安全三个方面进行试验评分,最后按照不同的权重算出综合得分率从而评定星级。C-IASI从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、车内乘员安全、车外行人安全、车辆辅助安全四个维度进行测试评价,各项评测都以优秀(G)、良好(A)、一般(M)和较差(P)四个等级来表现。相比C-NCAP的测评,C-IASI多了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这一范畴,另外具体的测试方法也有所不同。

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,两家的测试项目大体一致,但在细分工况和测试细节上有所区别。最大的区别是中保研并未采用40%正面偏置碰撞试验,而是采用正面25%偏置碰撞试验;另外在100%正面碰撞试验上,二者采用的碰撞速度也有很大区别。

25%偏置和40%偏置碰撞有何区别?

与C-NCAP的正面40%偏置碰撞相比,C-IASI的25%偏置碰撞角度更小,速度更快,对车身结构的考验更为严苛。在实际驾驶中,可以理解为驾驶者下意识避险打方向,这样会让撞击力集中在一侧,对整车的A柱结构,驾驶者腿部保护,气囊起爆位置等提出更高要求。什么“气囊接不到头”“A柱怼脸”这样的场景就容易在此情况发生。

从这张模拟图可以看出,25%偏置碰撞的过程,往往容易失去最重要的吸能结构——前纵梁,对乘员舱起到的保护作用,壁障容易直接推着车轮和下摆臂侵入车身,导致A柱变形。40%偏置碰撞和100%正面碰撞,则分别能由一侧和两侧的纵梁吸收大部分的碰撞动能。随着吸能溃缩、发动机下沉等技术的成熟,这对座舱的侵入量显然是更少的。目前,能解决25%偏置碰撞的车型,基本无需担忧40%偏置碰撞和100%偏置碰撞的最终成绩。

二者的100%正面碰撞侧重点有所不同

中保研提出的“15km/h低速碰撞”更像是日常的道路追尾,剐蹭等,系了安全带这种情况对人员伤害可以说微乎其微,这一块主要是用来考量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,此外除了正面低速碰撞,中保研还加入了追尾测试。对于消费者而言,小剐小蹭是常有的事,这种经常性的维修自然与保险也息息相关。

中汽研的“50km/h工况”则是强调急刹车下高速追尾这种情况对人员的安全保护程度,这种碰撞对于整车气囊、结构件和溃缩布局都是一次考验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大部分交通碰撞事故中,驾驶者往往会下意识地做出避让行为,因而发生正碰的概率并不高。根据CIDAS中国交通事故深入研究的结论,只有26.01%的交通事故是完全重叠的正碰,而小偏置碰撞的比例也占到了25%。发生概率差不多,自然要重视挑战性更大的那一项。

三、C-NCAP和C-IASI的测试车辆来源差异

除了测试规则的不同,在具体的执行流程上,二者也有所不同。C-NCAP允许厂家主动将车送检,同时也允许高配车型进行测试。而C-IASI则完全避免了“送检车”,并且测试的都是低配车型。

从这点来看,C-NCAP虽然可以部分反映被测车型车身结构的可靠性,但无法完整体现主销车型的安全性,尤其是气囊等约束系统带来的安全性差异。

总结:虽然C-IASI的测试要求相比之下更为严苛,想获得高分难度更大,但也不能完全否定C-NCAP。对于消费者来说,国内同时有这两家测试机构实为一件幸事,大家可以把他们当做两种不同的考试,二者的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,自然也会给出不同的考题,各自都有其参考的意义,更多的考试也能促进车企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。

Contact Us

联系奥帝思

+86 18235198038
xuhua@adesignchina.com
江苏省南通市开发区振兴东路99号